法国高考结束后,很多高中毕业生开始担心上大学的问题,收集了近几年收到的咨询和疑问,归纳为这篇法国大学入学修养的文章。

选专业

常常有人问专业应该如何选。选专业需要考虑这是应用型专业 or 研究型专业。该专业是否本科学历即可,还是需要继续进入 MASTER 深造,才具备更好的就业条件。而对此做好心理和学习准备。

知识分为两种,广的知识面,和细分的专业。顾名思义,专业是对某个领域进行精细研究学习,建立起科学研究及自学的方法。所以在选专业时,问自己几个问题,“在这个专业上,我是否已有一些广的知识面的积累?” 。

兴趣

举个例子,如果你选择了文学,有一门课可能叫做《美国黑人作家》,但老师不会讲非洲移民史,美国黑人地位,不同时期美国的种族问题发展……这些上下游知识靠自己积累。所以你还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对学习这个领域是否感兴趣,是否好奇?” 如果你选择文学,不知道各个流派有哪些又名作家,但自身又特别讨厌阅读,讨厌去查询了解,往往学不好。学习和兴趣结合,会打通心流状态,会越学越开心越兴奋。

自由

法国大学很自由,老师不会评价你,也就是说他们不会骂你,不会关心你,不会表扬你。一个专业有300多个人,你对老师来说是 nobody。不会有点名签到、不会有教导处、不会有寝室管理出勤……你是一个大人,自己安排自己,所以这里就涉及到完全自由下的自我管理,分为三个部分,而前两个部分在初中的时候,法国教育体系里就有刻意培养。:

自我管理之时间管理

学生将自己的是时间分类,大的类型会有学习时间、休息时间、社交时间。需要非常清晰的是,这些时间的定义不是跟着学校课表,而是自己去定义的。有些专业上课的时间很少,比如艺术类。但学习时间还包括课后自己做做作业做研究,课后和同学一起做小组项目的时间。比如文学类专业,上课时间很少,因为专业特点,需要大量阅读,所以课后的时间并不都是休息时间,而是给你阅读的时间。

法国老师不会要求你做什么,不会要求你做作业,不会要求你划重点,不会要求你必读xx书。他会告诉你,想要知道xxx可以看《xx》书。如果你以为这不是强制性的,后来在考试的时候,你会发现考题怎么这么奇怪呢?一学期都没有讲到英国女性,但是考题却是:英国女性如何获得选举权的……

自我管理之文献管理

我在法国上学时,发现周围同学像书记员一样,老师在巴拉巴拉讲,下面全在哗啦哗啦写,下课后随便拿一个同学的笔记一看,这完全就是课程重现。

文献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百度百科

文献一词解释里讲到的“载体”,在课上记笔记的时候,法国学生会选择几种方式:电脑、笔记本+多种颜色笔、录音。

文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在初中时法国老师就特意教学生如何做笔记。不是一开始就学知识,而是学习学习的方法,即方法论 methodology。比如法国蓝带厨艺学院老师,第一节课教如何记笔记,也就是记录食谱的方法。接下来的课没有任何教程,老师只告诉你需要的菜名和所需的食材,然后看老师做,并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你自己的做菜笔记。自己来总结定义“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

“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包括老师讲的,老师推荐的,自己积累的专业相关知识。以上几种都需要内化成自己的,而不仅仅是记录下来。为了更加方便地转化知识,有些法国学生会做知识卡片帮助自己记忆。关于如何读书把书读成自己的,我喜欢通过输出到个人网页的形式,来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个人网站就像自己的大脑图书馆。也曾写了一篇文章《我是如何吃一本书的》,来讲解读书消化的问题。

自我管理之社交管理

法国的大学没有校园,学校类似上班的工作室,去那里上完课,下课后自己安排。中国的校园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朋友资源,要玩个什么,寝室一叫,人就齐了,很容易结交朋友。而在法国学生不用住在学校里,当然学校也有出租的大学单间公寓提供,一个走廊了可能有多个单间,但是他们相互之间不会扎堆,有时虽然住在一个走廊,但却是点头之交,所以交朋友需要看自己。

社交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学生完全是自由的,加之法国的各种聚会、party、节日又多,要把社交时间适当安排进时间管理中去。不能完全无社交,又不能社交太多,占用了其他休息和学习的时间。

课程和考核

法国课程形式大多分为三种:

根据专业内容有不同配比,比如计算机专业,化学专业有更多的TP。

法国每节课的考核也选择有不同形式和频次,所以在专业第一节时就应该行使自己的权力,了解清楚该课程的考核方式:

看课程和考试类型的分析,可以发现法国的大学要求也很注重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法国大学入学修养就收到的FAQ咨询整理,如果有其他问题需要讨论,开放接受~

赞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