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新思维》里介绍了6种能力模型,结合自己经验,讲一讲。我虽然没有小孩,但是经常会思考孩子教育,应该在什么阶段帮助孩子建立思维模型,让他在思考和看法上多一个维度。
设计感
设计感:人人都是创意大师。设计,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做的活动。优秀的设计能够改变世界,而“设计师就是改变的缔造者”。我们无须了解他们,只需将自己打造成设计师。
我理解的设计有三个层面。
一是流程优化层面。听过一个朋友分享的故事,有个艺术家他追踪卖糖葫芦的妇女,发现她的一天只上一次洗手间,因为拿着糖葫芦不好上厕所,所以妇女一般晚上回去猛喝水,然后一天不再饮水;有时运气不好整个糖葫芦都会被城管没收,辛苦付诸东流。于是,艺术家为卖糖葫芦妇女设计一个完美逃跑路线,规划出城管巡逻路线,人流高峰和购买转化率最高的点,妇女从了艺术家设计的路线,糖葫芦再也没有被没收过,而且销量提高了不少。
流程设计的案例还有比如UI设计,也是为了优化用户的访问流程;斯坦福大学有一门课程叫《人生设计课》,把自己当做自己人生的设计师,弄懂自己这个客户的需求,情感需求、职业需求、家庭需求等,需求的优先级,人生规划。
这就是设计——优化生活中的流程。
二是交付美感设计。交付的东西是广义的,可以是一个传给同事的文件,命名和排版非常清晰,最后修改时间和修改者信息,提高同事间的协作效率;交付的还可以是态度,比如朋友聚会,你以怎样的形象出现,以及谈吐,这是你的形象设计;交付的还可以是帮助路人拍的一张照片,我常说,把别人拍得美是一种美德,甚至会趴在地上找角度,生怕拍下来的照片达不到对方发朋友圈的标准。
分享一下,如何做到视觉上的设计美感:
- 色彩:学习色彩,分析好看的作品里的色彩元素
- 构图:构图像是裁缝在做景象的裁剪,可以从电影里每帧画面来学习,看大师在拍摄人的时候,是怎么做裁剪和交代的
- 光线游戏:其实也是一种构图,借助光和阴影巧妙构图。可以看IPPA iPhone摄影大赛里的作品,分析学习
一张好的照片不仅仅是色彩、构图完美就ok,而是有交代一种价值观,这样的照片才有思想的厚度。所以还要结合故事力和意义感。
故事力
故事力:做生活的策划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人人都是个人生活的策划者。一定要倾听别人的故事,让人生存下去的不是食物,而是故事。
故事力,我觉得就是品宣。面试需要讲能力的故事,结婚婚礼上要将和爱人的故事,找投资需要讲商业模式的故事,销售要讲需求的故事,找对象要讲自己的故事,陌生人见面要讲几句话的快速定位故事……都是个人品牌的宣传。
那么要怎么讲好故事,故事的目的是达到某个效果,比如上文的案例,销售故事提高销量,面试故事获得工作,投资故事拿到资金等等。好的故事可以通过左右大脑刺激促成结果。左脑理性,右脑感性。左脑是意识脑,右脑是潜意脑。人事感性动物,偶尔理性下。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大部分时候其实是潜意识的右脑在做决定。所以要讲一个好的故事,不仅仅在于讲。如何讲一个好的故事:
- 形象提升
- 声音训练
- 客户心理
- 讲清楚三件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什么。
交响力
交响力:发现系统与整合之美。“发明第一个车轮的人是个白痴,而发明其他三个车轮的人却是一位天才。”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擅长系统思维。
整合资源的能力来自于与厚积薄发,从量变到质变,和跨界学习。里面还有一种拆分工作的能力,拿到一项任务如何去拆解,从何开始着手,采用什么工具,问什么问题决定了最终的交付性。
跨界学习很重要,昨天和友人吃饭,她分享一个案例。她需要写一份旅游产品的说明书,但是在这个行业怎么去写说明书的分享和案例非常少。她在着手任务时不是马上去写,而是思考应该从哪儿去学习,那么既然传统行业案例少,就从互联网行业跨界去学习,产品经理不是常常要写产品需求文档吗?在网上找到产品经理需要写的三大文档:BRD(BUSIESS REQUIREMENTS DOCUMENT商业需求文档), MRD(MARKET REQUIREMENTS DOCUMENT市场需求文档), PRD(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拿过来,模仿下提纲和方式,搞定。
交响力在于跨界学习和项目拆分。
共情力
共情力:与他人产生共鸣。我们是在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和物品。共情不是同情,不是惋惜别人的不幸,是和他人产生共鸣。
共情力在于情商,同理心。我感觉也是这么多个力里面最难的,因为涉及到人,变数也是最多的。
娱乐感
娱乐感:拥有快乐的竞争力。快乐和游戏不仅仅是快乐和游戏,笑声也不只是笑声。娱乐的对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沮丧。娱乐感,已成为工作、企业和个人幸福的关键。
娱乐感在于幽默、游戏思维和通感。我觉得游戏思维也是一种设计思维。比如,如何让枯燥的事情通过游戏设计让人很想去玩。之前有一个俄罗斯程序员,花了几个小时写了一个程序,连动公司的咖啡机,在要去拿咖啡前让机子自动启动,走过去的时候热腾腾的咖啡就已经准备好了。
还有一种娱乐感,是一种气质。有些人的气场里自带娱乐感,这个我还不太知道如何可以学来。欢迎讨论指导。
意义感
意义感:探寻人生的终极幸福。我们生来就是要探寻人生意义,而不是来享乐的。理想的生活并不是在惊恐中寻找奶酪,而是走完这段路程,发现人生的真谛。
意义感,我一直在问自己。生活的意义,工作的意义,生孩子的意义类似问题……我男朋友,也是现在的老公觉得我crazy,觉得这种问题是让人发疯的问题。他告诉我他高考哲学考试的题目是论述《人们从工作中可以获得设么》,他的回答,可以获得钱和社会认同感。但是一般钱很少,因为老板目标是控制成本,让人在有吃有住的情况下能够愿意来上班。社会认同感往往也很低,因为重复的工作让人变成机器。但是如果不工作,人们又很容易进入反社会的anomy状态……他这次考试,老师给了8分,满分20。他说哲学老师一般是乱给分。于是,从此我不能和他探究各种关于意义的话题。
后来发现哲学讨论的话题就是探究意义,所以自己看一些哲学书籍,跨时空寻求别人的答案,分析自己的情况,其中包括稻盛和夫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