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里的问题树理论
古典的《跃迁》在我的书单上,参加线上共学活动把这本书吃完了。古典给我的感觉像李叫兽、采铜、李善有,他们有个共同点:善于总结套路和模型达到跃迁。如果一个特性,很多厉害的人都具备,那这个特性就算是成为高手的套路之一。
我之前分享了快速写作的一个方法,把樊登读书会APP当做字典用,写作时需要什么挂见此直接里面搜索引用。《跃迁》就是把很多书当做它的写作素材,它其实是一本书的工具书,里面推荐了至少83本书。看到古典老师在豆瓣上列了一个此书里推荐的书单,他不是在文里推荐用【问题树】吗?
什么是问题树🌲?
举几个案例。
【案例一】
我之前在淘宝上买衣服,喜欢穿收腰的,就输入了这个关键词,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衣柜里全是收腰的……因为个性化推荐,淘宝给我推的全是收腰的!然后我也傻乎乎地看到模特好看就指纹按一下买回家……这件事情不仅影响到了我的钱包,还影响到了我的身材……于是我好好思考了一下。恍然大悟:关键词决定结果。
【案例二】 关键词的应用也在电商标题上,一般会写商品名、卖点、加上n多关键词和标签,这样更容易被推荐到和搜索到,为商品引流。而销售额=流量x客单价 x转换率。关键词设置的好,直接和流量成正比。
【案例三】 好的设计师有2个特点:
- 会做服务。深度了解甲方需求和目的,不止是做一张图而已
- 会找素材。找素材需要知道两件事
- 去哪儿搜
- 搜什么关键词
比如一个做时尚的客户要做一张海报,设计师要去找案例效果和甲方沟通,如果她去什么花瓣、包图搜关键词海报……一看这个路径就知道出来效果比较失败。好的设计师会和客户沟通调性,看客户的品牌定位是在什么level,对标的品牌有没有,然后从这些品牌的品宣内容里去找案例参考。
古典在《跃迁》里提到的问题树,也是关键词理论。毕竟读书、学习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问题的,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社会问题的发生不会发生在某个学科里,比如上面的设计问题,不是发生在设计学科,而是需要具备沟通能力、品宣能力、设计等综合能力。人人都是在做业务,也就是解决问题,这个海报设计出来要达到的目的不是海报本身,而是通过海报宣传品牌核心理念或其他。
定目标的问题树关键词
那么,回到标题的主题,语言学习,这里主要讲学语言的目标应该用怎样的关键词去定义好。有些人喜欢定开书单、凑时间的关键词目标。比如:每天学习一小时法语;今天买本学法语的书,从第一章音标开始学起,坚持多久,背诵书里知识。NON, NON, ET NON! 这里有两个误区:
- 这样的目标,除非是特别自律的人,要不正常人很难follow。
- 这样的目标,是战术上勤奋,战略上懒惰。很危险,难免进入“道理懂了这么多,还是学不好法语”的局里
语言学习里的行动障碍分析
YOU ARE SHOULDN’T COULDN’T OR WOULDN’T. 你是不应说,不能说还是不愿意说?——《闻香识女人》
这里的不想、不能、没机会高度总结了行动障碍。
行动障碍 | 分析 | 结局方法 |
---|---|---|
不想 | 缺心力、缺价值 | 重新思考目标背后的价值 |
不能 | 缺能力、缺方法 | 细分目标一直到你呢能够舒服地开始为止,寻求协助、授权or支持,寻找更好的方法行动 |
没机会 | 缺环境、缺时机 | 寻找or创造环境,学会不依赖环境,寻找or创造时机 |
根据上面这个NSA(NEXT STEP ACTION)来制定自己的关键词目标。我举个分析的例子:我想学法语,但是只有心愿没有行动,如果我是:
- 行动上不想,那么我缺少心力和学法语的价值,那么我到底学法语为了什么?哦,原来是我看到电影里xx讲法语,很多人你喜欢她,感觉她很有魅力。那去研究一下她的魅力只是法语上的吗?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哦,原来不仅仅是语言上,更是她讲的内容,她知道很多有调性的有意思的东西,然后法语讲出来的感觉我很喜欢。那么,我的目标问题树关键词,应该是:法国有哪些提高品味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个的学习方法,可以是去关注下法国ins达人,找自己喜欢的关键词对应的KOL,看看他们的生活,po的图片标签,稍微查一下关键词学习几个,然后把这种味儿学到自己生活里,给被人介绍的时候用几个关键词就好了,不用讲一嘴的法语,别人还听不懂。目标达成。
你也来拆分一下你的法语学习关键词,欢迎email/wechat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