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同事出差,到达火车站后被多人追问:小姐你打不打车?我没有理他们,同事说:不打。但是他们反复追问多次,死缠烂打,感觉很烦人。

后来,我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昨天出差深圳,到码头后,一个笑脸出现了,我知道笑脸要过来问我打不打车,即使我什么都不说他也要像以往一样,“护送”我很长一段路程,复读机一样地执著。

这次我换了一种方式回答他,只说了一句话,他就没缠我了。看下去之前,你猜我说了什么?

我说:后面那个人要打。

他就马上走了,去追后面那个人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后面是否有人,转头看了下,后面比较远的地方确实有个人。

此招为什么这么有效?其实是和打车人的一场博弈:

  1. 目的分析:他的目的是成单,当我拒绝他的时候,他觉得还是可以争取的,所以一直缠着我挖掘我的深度需求或者漏洞,以便乘虚而入。

  2. 策略分析:在拒绝这件事上他们身经百战,我的再三次拒绝对我来说已经很多了,对他们来说却是一个搭话的契机,所以在策略上不能掉入线性思维。

综上所述,既然他们目的是成单,那么在策略上我们就帮助他成单,告诉他成单的路径是找后面那个有需求的人。这句话不是建议,而是一个行动,让对方像执行口令一样依照行驶。

想想,感觉自己有点可怕,感觉后面那个人有点可怜。生活无处是博弈。

赞 赏